巴青籍大学生,巴青县2025年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岗位招募
2025-07-11 11:51:04      来源:网信巴青    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坚持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的宗旨,发挥巴青县群团工作部(团委)的“生源地”优势,引导大学生在服务家乡、服务人民中树立正确就业观,主动投身爱国卫生和乡村振兴建设,更好地为大学生学习锻炼、增长才干、贡献力量提供平台和机会,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基层、了解家乡,培养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,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,巴青县群团工作部(团委)决定开展巴青县2025年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经前期广泛动员,共征集实践岗位40个,拟招募暑假志愿者60名。

1.报名条件

报名参加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需满足以下条件:

(一)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思想政治素质好,品学兼优,良好的身心素质,事业心和责任感强;

(二)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,综合表现较好,有一定的组织协调、综合分析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;

(三)学生应在报名前,告知家长本次活动安排,让家长充分了解实践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,并取得家长的同意;

(四)身心健康,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心条件;能够服从实践单位管理,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;有充足的时间,保证能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。

(五)户籍地、生源地在巴青县的全日制在读本(专)科学生和研究生。

2.实践内容

(一)政务实践。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、群团组织、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,从事民情调研、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,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。

(二)企业实践。通过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,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。

(三)公益服务。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,在村居文化活动场所、牧家书屋和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场所,开展扶贫济困、扶弱助残、敬老爱老、生态环保、课业辅导、服务群众等工作,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。

(四)社区服务。动员学生主动向村、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,在乡镇团委和村、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,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、青年突击队等,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。持续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青春行动,深化社区治理品牌项目。

(五)乡村振兴。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,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、文化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,讲好乡村振兴故事,助力美丽乡村、文明乡村、善治乡村建设。

(六)文化宣传。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,用好家乡丰富资源,讲好家乡生动故事,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、文化宣传、法治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,高扬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。

3.报名申请

(一)报名时间

2025年7月10日-2025年8月10日,报满截止。(二)报名方式微信搜索“创青春”公众号,进入社会实践页面,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,注册登录后进入报名界面,点击“社会实践”——“2025三下乡”——“返家乡”,选择“西藏自治区”→“那曲市”→“巴青县”,或者直接搜索巴青县,即可查看巴青县暑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,并进行报名。

因岗位人数限制,参与者岗位报名报一个岗位即可,请勿重复报名或一人报多个岗位。

联系人:次旦卓玛  益西措姆

联系电话:15289168070 18389062076

联络地点:巴青县群团工作部(团委)办公室(巴青县人民政府大礼堂二楼)

报名成功并通过审核的请加入巴青县2025年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交流微信群。

4.温馨提示

本次活动由群团工作部(团委)负责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与选拔,统一安排实践岗位。1.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时间:拟为2025年7月10日—8月30日,具体服务时间由用人单位和实践人员商议决定,实践人员的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天。作息时间以实践单位安排告知为准,因故提前终止实践的必须提前两天报告县群团工作部(团委)备案;2.实践证明:对于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期满人员,由所在单位与群团工作部(团委)共同出具《巴青县大学生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鉴定表》;实践期间如无故离开实践岗位,没有完成实践任务,将取消实践资格。3.本次实践属于志愿服务无偿实践,不领取薪酬,确因工作产生的费用按照相关规定与实践单位沟通报销。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服务对象的钱物,不得以社会实践大学生身份从事任何盈利性活动;4.本次活动为录用大学生的保障条件视用人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确定;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要严格遵守实践单位规章制度,自觉接受实践单位的管理,注意人身、交通、饮食等安全事项。5.特别提示:大学生“返家乡”实践活动是群团工作部(团委)为大学生、用人单位搭建的平台,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树立“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”意识,在保证健康安全的情况下参与实践活动。6.请报名人员注意。因岗位人数限制,参与者岗位报名报一个岗位即可,请勿重复报名或一人报多个岗位,会根据报名先后调剂岗位。

社会实践日常工作联络点设在群团工作部(团委),其余未尽事宜联系群团工作部(团委)办公室作出解答。

责任编辑:向巴次珍

主办:巴青县人民政府 地址:西藏那曲市巴青县达尔塘路18号  电话:0896-3612179
网站标识码:5424290001 公安备案号:藏公网安备 54242902542401号 ICP备案/许可证号:藏ICP备2022000021号-1 网站域名:xzbq.gov.cn
技术支持:西藏传媒集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