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青县人口状况
2020-05-18 21:18:02      来源:    
0

历史上,巴青县地处藏北高原,高寒缺氧,气候恶劣,经济落后,加之多年的灾荒、疾病、缺医少药等原因,巴青县人口出生率较低,死亡率高,自然增长极为缓慢。

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,巴青县总户数1570户,人口10834人。行政干部总数15人(男13、女2),其中藏族干部5人、汉族干部10人。

民主改革后,巴青县的社会及生产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广大牧民群众翻身作了主人,随着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,人口快速增长,人口发展基本平稳,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,人均寿命逐年延长,人口数量发展较快。

1962年,巴青县有29个乡,2955户,14433人。

1979年,巴青县有4601户、22456人,其中藏族22058人,汉族398人。

1982年,经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,全县共有4155户,24101人,其中男11821人,女12280人;90岁以上100岁以下共有6人(其中男4人,女2人)。

1987年,巴青县有4337户,27072人,其中牧业人口25225人,非农业人口1847人,新增加非农业人口747人,干部职工526人,包括合同工、临时工、企业干职76人。行政干部总数有257人(男203人,女54人),藏族206人,汉族51人,大专文化程度17人,中专文化程度82人,高中文化程度7人,党员113人。

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,巴青县总人口35895人,其中男性17926人,女性17969人,居住在巴青的藏族总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9%。

2010年,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,巴青县总人口49499人,其中农业人口46711人,非农业人口2788人;总户数8237户,家庭户8201户,集体户36户。

一、民族构成

巴青县民族机构以藏族为主体,其他民族较少。

1979年,巴青县有4601户,总人口22456人。其中藏族22058人,汉族398人。

1982年,巴青县人口普查时,总人数中藏族23908人,汉族191人,回族1人、满族1人。

2000年,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,全县总人口35895人,其中汉族总人口204人,占总人口的0.56%,藏族总人口35691人,占总人口的99.43%。

2010年,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,巴青县汉族总人口795人,回族34人,维吾尔族1人,满族1人,侗族11人,哈萨克族1人,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和商人,分布在城镇。

二、文化构成

封建农奴社会,广大贫苦农牧民的子女能读书者甚少,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绝大多数。

1959年以后,县委、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,大力创办民办小学,人口文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。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,巴青县共有大学毕业生37人,高中225人,初中31人,小学2840人,其中牧民2362人。文盲或半文盲15938人,其中牧民15695人。

2010年,全县总人口49499人,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6人,大学本科学历的187人,大学专科学历的401人,高中文化程度的704人,初中2939人,小学14874人。

三、性别构成

20世纪70年代后,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,控制人口,男女比例基本平稳。

1982年,全县总人口24377人。其中男性11907人,占48.84%;女性12470人,占51.15%。

1984年,巴青县总人口25456人。其中男性12599人,占49.49%;女性12857人,占50.5%。

1991年,全县总人口29688人。其中男性14574人,占49.09%;女性15114人,占50.91%。

2000年,全县总人口36169人。其中男性17409人,占48.13%;女性18760人,占51.87%。

2010年,全县总人口49499人。其中男性26021人,占52.57%;女性23478人,占47.43%。

责任编辑:孙庆庆

主办:巴青县人民政府 地址:西藏那曲市巴青县达尔塘路18号  电话:0896-3612179
网站标识码:5424290001 公安备案号:藏公网安备 54242902542401号 ICP备案/许可证号:藏ICP备2022000021号-1 网站域名:xzbq.gov.cn
技术支持:西藏传媒集团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