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青县行政区划
2020-05-18 21:19:15      来源:    
0

巴青(藏语意为“大牛毛帐篷”)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,那曲市东部,地处怒江上游,唐古拉山南麓,南傍比如县、索县,西接聂荣县,北邻青海杂多县,东靠昌都市丁青县。地势北高南低,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,位于东经94°4´,北纬31°55ˊ,巴青县国土面积9810平方公里(0.981万平方公里),位于黑昌公路沿线的益曲河北岸--达尔塘。巴青县政府驻地拉西镇海拔4200米,处于国道317线。巴青县城距首府拉萨590公里,距那曲市所在地色尼区268公里。

公元前,那曲地区属象雄。象雄,汉文史籍称为“羊同”,在地理位置上分为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巴青属下象雄(又称外向雄)。下象雄早期有隶属于象雄的苏毗部落统辖,后来,象雄王国势力衰微,苏毗部落日益强盛,至十二邦国时期,象雄和苏毗同为十二邦国。

巴青北部草原,历来属原三十九族管辖,二十世纪上半年,曾因边界草场等事宜与青海方面发生过三次大的纠纷与争议,为了解决争议,双方进行了三次谈判,并分别签订了1916年的“青藏协议”,1945年的“蒙秀协议”和1948年的“保崩协议”。民主改革期间与青海方面发生过边界争议。

自建置以来,巴青县在该地区的控制面积共减少4446平方公里,其中当曲南岸大约有2606平方公里。

巴青县历史境域管辖东部界线为朵木玉登--布加•永忠拉孜--嘎日•热娘旺卡--莫松•巴日松多一线,北部界线为吉•扎壤达苏--袁•达拉日北木•雅安拉布一线,南部界线为玉普•格巴尼玛--格米•嘎给寺--温日•拉扎格热--苏•孜东纳一线,西部界线为果•兴东--本•热拉色口戛一线。

1959年,因大批叛乱分子逃到巴青县北部地区,导致巴青县历史境域被打破,平息叛乱后,巴青县境域辖区有所改变,这时的管辖境域线为东起朵木玉登--眼穷•宗布拉孜--格西•曲贡共--莫松•巴日松多,北至日桑•卡贡--阿当•贡莫日--果•曲米加玉,南到本日•热玛--朵木•加索色--切•瓦彻纳卡,西至著当松多--本•龙玛色。

1959年,巴青县行政区域为7个区、30个乡。

1987年,巴青县制定实施了撤区并乡实施方案,1988年巴青县撤区并乡后,巴青仍保留2个区,12个乡,162个行政村。

2002年,撤区并乡,巴青县辖3个镇、7个乡,162个行政村;即拉西镇、雅安镇、扎色镇、江绵乡、阿秀乡、本塔乡、巴青乡、玛如乡、岗切乡、贡日乡。

2003年,拉西镇、扎色镇、雅安镇政府所在地成立了3个居委会,下辖10个乡镇、159个村委会、3个居委会、422个自然村。

2008年,巴青县进行村居改革,下辖10个乡镇,156个行政村。

2010年,巴青县辖拉西镇、雅安镇、扎色镇3个镇和江绵乡、阿秀乡、本塔乡、巴青乡、玛如乡、岗切乡、贡日乡7个乡全部境域。


责任编辑:孙庆庆

主办:巴青县人民政府 地址:西藏那曲市巴青县达尔塘路18号  电话:0896-3612179
网站标识码:5424290001 公安备案号:藏公网安备 54242902542401号 ICP备案/许可证号:藏ICP备2022000021号-1 网站域名:xzbq.gov.cn
技术支持:西藏传媒集团 网站地图